为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校战略,扎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4月9日14时30分,组织部在教师之家开展首期“聚贤汇智·赋能发展”——英才沙龙活动。本次活动特邀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黄群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法律系副主任宋冬冬分别作专题分享。各学院院长、主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以及高层次人才代表等2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由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谢莉莉主持。

黄群星以《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学科建设介绍》为题,介绍了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在学科平台、重点实验室、研究院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从课程体系、论文选题、能力提升、创新成果、服务国家发展需求、保障体系、校园生活、就业成才等方面分享了构建多层次全方位人才培养格局的成功经验。

宋冬冬以《行业特色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团队建设交流》为题,分享了“双碳”目标背景下能源环境法治创新研究团队建设经验,提出了创新性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策略,为我校加快推进科研团队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交流互动环节,与会人员纷纷立足实际踊跃发言,“如何推进有组织科研?”“如何增强科研团队的凝聚力?”“如何做好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精准培养?”等问题,逐渐升温了活动的气氛。“希望聘任浙大药学院的专家学者为我院的客座教授”“希望围绕医工结合方向,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希望与浙大、地大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大家言辞恳切,充分表达了对学习先进理念、加强交流合作的渴望。

谢莉莉在总结讲话时强调,要厘清“为何学”。对标先进、学习经验、找准差距、解放思想,聚合学校特色优势和资源,扎实推进学科建设和团队建设。要把握“学什么”。做到因地制宜、取长补短、精准定位、点石成金,以解决学科建设需要和团队建设真问题为导向,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保证学科可持续发展。要明确“怎么干”。梳理问题清单,明晰目标方向,在实践中持续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在现有基础上做好延伸拓展,加速向2.0、3.0版本迭代升级。
她指出,英才沙龙活动是加强人才创新培养的一次重要尝试,希望各学院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强化吸收融入、强化交叉融合、强化团队融通,在重大项目获批、重大成果产出、重大平台建设、重大人才培育等工作中彰显担当作为。

活动历时3个小时,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但校际合作的篇章刚刚开启。组织部负责人表示,未来,学校将持续擦亮“英才沙龙”活动的金字招牌,打造“校内—校际—校企地”交流平台,集贤聚智促进发展,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 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