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水平,9月27日,副校长隋晓冰一行深入佳木斯市赫哲民族文化村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普通话宣传活动。教务处处长宋汉君,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孙彦峰、院长谭杰、副院长高春燕等学校语委会核心成员及资深推普专家苏月华教授参加活动。本次系列推普活动,旨在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力度,促进民族文化与普通话的融合发展。
参观敖其镇赫哲村特色产业园


推普队员先后走访调研了赫哲村特色产业园、赫哲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马华工作室,深入了解了赫哲族文化与鱼皮制作技艺,领悟其独特价值。
在赫哲族特色产业园与文化研习所,队员们不仅领略了赫哲族悠久的民族历史和灿烂的渔猎文化,还深入了解赫哲族独特的生活习惯和艺术形式,为后续的推普工作奠定了基础。
普通话推广和语言文化交流


在赫哲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驻敖其赫哲族新村工作室,团队成员进行了普通话的宣传推广、问卷调查和模拟测试,并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这些活动,村民们对普通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团队成员了解了当地村民的生活和文化,加深了文化交流和融合,也深入细致地了解了当地群众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掌握和使用情况。
赫哲村民家走访

在赫哲村民家中,推普小组开展语言调查,与村民们进行深入访谈。通过交谈,团队成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地的语言和文化,同时提高了村民们的语言运用能力。这次活动不仅促进了文化交流和融合,也为推广普通话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语言文化推广宣传进校园

在敖其镇赫哲族学校,推普团队深入探访了敖其联络站的展览馆、赫哲族民族活动室。这里不仅承载着丰富的赫哲族历史与文化记忆,更是民族精神的生动展现。在展览馆内,团队成员们仔细观摩了赫哲族的传统服饰、渔猎工具及手工艺品,深刻感受到这一民族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生活智慧,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佳木斯大学语言文字推广实践教学基地揭牌赠书仪式在敖其镇赫哲族学校举行。隋晓冰、敖其镇赫哲族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程文滨出席仪式并讲话。仪式由宋汉君主持。

隋晓冰在致辞中指出,此次活动旨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合力推进赫哲族非物质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促进民族团结、增强国家认同感具有积极意义。

程文滨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赫哲族民族文化传承和红色文化传承基地的现状。他表示,此次交流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赫哲族的传统文化,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反映了高校在推动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仪式上,隋晓冰和程文滨为佳木斯大学语言文字推广实践教学基地揭牌并赠书。
这一系列活动不仅展现推普的热情与决心,为推动社会语言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了力量,还标志着在推广普通话、促进文化交流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调研期间,谭杰、高春燕、王雯靖带领团队深入学生课堂,分别为敖其镇赫哲族学校四年级、七年级、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化推广宣传教育。

谭杰团队以《赫哲族非物质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及其价值意蕴研究》为题,围绕着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华文化的情感认同等多个角度进行开展,使赫哲族的学生们加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高春燕团队以《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为题,以“何为中国传统文化”“为何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传统文化的未来取向”为讨论方向,与学生们进行了充分互动,使学生们深度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

王雯靖团队则以《加大推普力度,筑牢强国语言基石》为题,将普通话推广作为主要目的,对“普通话的定义、由来”“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怎样才能说好标准的普通话”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了详细地讲解;开展了普通话大考验、普通话朗读比赛等趣味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赫哲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也激发了赫哲族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
在授课即将结束之际,带领学生们签署了学好普通话的倡议书,相信赫哲族的同学们在未来一定能够熟练掌握普通话,使推普工作达到其应有的效果。
团队将中小学作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主阵地,帮助青少年树立“学好普通话、说好普通话”的观念,并引导他们将这一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最后,双方在敖其镇赫哲族学校门口合影留念,标志着本次入敖其镇赫哲村语言文化交流活动圆满结束。


此次推普活动不仅促进了赫哲新村语言交流的多元化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力度,践行黑龙江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责任与担当,尊重和支持少数民族群众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同时,传承地域特色文化,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普及质量,筑牢强国语言基石,推动语言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人文学院 孙婧萌) (责任编辑 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