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port - 胜利因您更精彩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引领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开展观影活动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4-05-14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和“3·18讲话”发表五年来学校思政课建设取得的成就,5月12日13时,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市大中小学观看由教育部指导、中国影史上首部思政课教师题材的轻喜剧院线故事片——《我要当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佳木斯市中小学、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佳木斯技师学院思政课教师160余人参加观影活动。

    影片以轻喜剧的方式,以一位年轻的思政课教师孙恒为主角,生动描绘了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从“靠近光”“成为光”到“发散光”的人生历程,反映了新时代青年选择成为思政课教师的心路历程,艺术地再现了一代代思政课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和赤诚情怀。

    观影活动结束后,观影师生们纷纷表示,电影用真情实感生动演绎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成长的心路历程,从中更加体会到思政课教师的神圣职责和思政教育工作的崇高价值。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冬先:作为从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20多年的工作者,我观看《我要当老师》电影后,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铸魂润心”思政教育工作的独特魅力和重要价值所在。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推动学生更好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遵循教育规律,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设计课程目标,贴近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让学生爱听爱学、听懂学会。我们思政课教师要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时刻牢记“六要”标准,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深入贯彻落实“八个相统一”,锻造过硬本领,为培养“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做出应有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综合教研室主任张宏韬:作为一名执教多年的思政课教师,我深感教育的崇高与责任。影片《我要当老师》中的主人公,面对生活的艰辛与挑战,始终怀揣着对教育的执着与热爱。他的坚定信念,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力量,也让我回忆起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坚持与努力。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灵魂的塑造。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塑造健全人格的重任。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我将继续以满腔热情,为学生点亮前行的灯塔,为祖国的明天培育更多的栋梁之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禹宏:电影通过讲述两代思政课教师薪火相传、躬身奉献教育事业的故事,强调了思政课教师的重要性和责任。它启示我们,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坚定的信仰和高尚的师德,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思政课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发展大局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佳木斯市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王恺祺:思想政治教育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影片中还塑造了一个品德高尚的好老师——高怀德老师,主人公正是受益于高老师的影响,从一个问题少年成长为一名高校思政教师,由此可见教育的力量有多大,它足以改变人的一生。今后,我将努力做到像高怀德老师那样,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涵养教育情怀、增长本领才干,坚持不忘初心,做好教育工作,不断充实专业知识,努力锻造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成为有深厚家国情怀的好老师。

    佳木斯市第十中学教师毕丽亚:这部电影不仅展现了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和担当,还强调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沟通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在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影响力和引导作用。电影启示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能力,还要树牢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佳木斯市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张雪:影片以一位年轻教师的追梦历程为线索,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爱与责任的教育世界,看到了教师们的辛勤付出。他们不仅传授了知识,更塑造了灵魂,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令我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和感悟更加深刻,特别是影片中展现的师生情感、教育理念以及思政课教师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

    佳木斯市第七中学教师李珩:这部电影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意义,教育不仅是为了追求成绩,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品格、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电影提醒我们,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老师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与他们共同成长;学生也要珍惜学习的机会,积极与老师互动,共同创造一个充满爱与知识的学习环境。

    佳木斯市光复小学教师李万荣:电影以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动人的故事,给我带来了一场精神上的洗礼。它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力量,也让我更加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力,只要我们用心去教育,用爱去呵护,他们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这部电影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对教育的末来充满了希望。

    佳木斯市实验中学教师彭葛: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对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品格和素养,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教师作为教育的引领者和推动者,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和信念,也让我更加明白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和能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不断努力、不断学习,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佳木斯市云环小学教师张颖:这部电影不仅展示了教育的魅力和价值,还强调了教师的重要作用,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人物。影片中的许多场景和台词都深入人心,例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深刻表达了教育的真谛。影片向观众传达了一个信息:成为一名好老师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更需要对学生的关心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佳木斯技师学院教师赵慧:观影后,我更加明白了立德树人的核心要义,以及如何将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我也深刻领会到思政课教师需要具备的政治素养、职业道德和精神信仰。“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走进课堂,更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为学生点亮一盏灯,照亮学生前行的路。未来,我将更加用心、用情地去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尊重学生的想法,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姜泳明:《我要当老师》是一部很有情怀的影片,从梦想成为老师的主角视角切入,反映了新时代青年教师的心路历程,展现了他们的初心和赤诚,呈现出教育路上的挑战与成长。首先,读万卷书。新任教师要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拓宽国际视野,将思政课贴近实际,提升“抬头率”。其次,行万里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号召学生建设龙江。今后,我将发挥好年轻教师的自身优势,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用德行感召学生,争做“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杨舒淇:通过观看影片使我备受感动、深受启发。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未来的人民教师,我将肩负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践的教育方式,在课堂中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政课堂,并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计禹西: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的思政课教师,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深感思政课教师要讲好思政课、当好引路人,既传授知识,也传承信仰,用好思政的“盐”,讲出真理的“味”,在春风化雨中给学生以启迪和力量。躬逢盛世,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与势;万里路遥,这是赋予我们的担与责!躬耕教坛,强国有我。

    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学深悟透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大思政课”改革,引导师生厚植教育情怀,自觉学习践行教育家精神,主动肩负起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当好“大先生”、上好思政课,为培养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责任编辑 高佳)

    【网站地图】【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