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佳木斯大学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推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日前,佳木斯大学2024年辅导员工作室申报答辩会在直播电商人才培训基地举行,这标志着我校辅导员工作室培育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学生工作部(学生处)部(处)长邢传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王欣欣、招生就业处处长张玉峰、团委书记李锐、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副部(处)长伊焕峰担任评委。
本次工作室申报研究方向紧紧围绕辅导员工作九项职责,紧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和热点,聚焦解决制约我校学生工作发展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涵盖大学生志愿服务、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风建设七个方面。经辅导员本人申报,学院、相关职能部门推荐,共有33名辅导员进入现场答辩环节。
答辩过程中,工作室申报人围绕各自研究方向依次进行汇报,重点汇报工作室建设目标、实施计划、具体举措、特色亮点以及预期成果,并充分表达了对于建成、建好、建强辅导员工作室的信心与决心。
点评环节中,专家评委坚持问题导向,真提问题、提真问题。在听取汇报的基础上,结合申报材料进行深入细致地提问和评审,就各辅导员工作室的职能介绍、基础建设、建设方案、预期成果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和建议。专家们希望辅导员工作室能够发挥育人示范作用,总结出一批能够可推广、可复制的工作方法,形成特色工作案例。各辅导员工作室申报人纷纷表示,会后将深刻领会各位专家给予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方案。

本次辅导员工作室申报答辩会不仅是辅导员队伍风采展示的“大舞台”,也是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能力提升的“大课堂”。学生工作部(学生处)负责人表示,将以本次辅导员工作室申报立项为契机,着力打造一批有佳大特色、品牌突出、校内外兼具影响力的辅导员工作室,使工作室成为展示辅导员风采的窗口、创新育人理念方法的高地和孵化思政育人精品项目的平台。同时,通过工作室建设,促使辅导员队伍人才形成梯队、骨干形成团队、“带头人”形成核心,引导辅导员分类化、团队化发展,不断提升我校辅导员攻坚克难能力,切实助力我校学生工作提质增效。
(学生工作部供稿) (责任编辑 李韦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