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学为钥解万物方程,
以统计作尺量未来轨迹;
持物理之镜观星辰流转,
执地理之笔绘山河经纬。
三尺讲台育桃李,薪火相传守初心
——这里是龙江沃土上的师范摇篮,
佳木斯大学理学院。

时光流转至1999年8月,
佳木斯大学理学院正式成立。
其前身源于原佳木斯师范专科学校
数学、物理、地理专业,
原佳木斯医学院、佳木斯工学院、佳木斯大学
基础数学与基础物理教研部的合并。
理学院的诞生,
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
延续了佳木斯大学的优良传统与教育使命。

成立至今,
理学院始终致力于基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
稳步推进各项教学与科研工作。
学院设有数学系、物理系、地理系、
统计系、数学部、物理部6个教学单位,
包含10个教研室、3个实验中心,
构建了完善的教学与科研体系。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
现有教职员工111人,
博士硕士86人,
教授12人、副教授31人,
岁月沉淀中,
学院始终将教师发展视为教育生命线。


那些在实验室与讲台间穿梭的身影,
把专业精进熔铸成教学创新。
在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屡获佳绩,
彰显了理学院的教学实力与创新潜力。


学院秉承
“以人为本,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
依托“三江平原教师培养基地”的建设目标,
确立了“师德先行、夯实基础、强化实践、善于创新”的
专业建设思路。


学院以培养具备
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积极推动各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并长期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培养模式,
打造人才培养的特色优势。

学院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智慧教室里,
交互式大屏将定理转化为可触摸的知识图谱,
学生指尖划过的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跨越;
数学建模实验室中,
高速服务器与思维火花共振,
学生们可以在数据海洋中
编织解决问题的密钥;


穹顶下的天文观测馆里,
巨型望远镜拨开夜幕,
星系光芒穿过透镜,
在学生眼中映出宇宙浩瀚。
每一次设备调试都是与真理的对话,
每一组数据都在浇筑探索阶梯。


实践教学是理学院的亮点之一。
学院通过建立与科研院所、企业的联合基地,
推动学生与行业接轨,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学院还与省内外52家中学建立了教育教学实习基地,
并设立了多个企业实习基地,
为学生的就业和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理学院现设有“生物物理学”
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
以及“学科教学(数学、物理、地理)”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拥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
地理科学、应用统计学本科专业,
每年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基础学科人才,
毕业生广泛就业于教育、科研、企业等领域。


在教学过程中,
学院不断创新教育模式,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教学质量。
课程思政、微课制作、数字化教学等举措,
使理学院的教学改革走在前沿,
为其他学科专业的基础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撑。


理学院一直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立德树人与传道授业并行推进。
学院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学生社团活动、
学术讲座与科技竞赛等,
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外学习与成长机会。
理学院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学术精英,
更是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面向未来,
理学院将深植“立德树人”根脉,
紧扣师范教育规律与基础教育需求,
推进教师培养革新。
以夯实基础学科教学为基石,
着力锻造兼具学术厚度与教学锐度的师范人才,
让教育理想与育人担当在教学实践中淬炼共生。


这方沃土将持续深耕“实践+创新”培养路径,
以理科专业的深厚积淀托举卓越教师成长,
助力学校在区域高水平师范教育建设中,
绽放出愈发鲜明的教师教育之光。
欢迎报考佳木斯大学理学院,
加入我们,共同成就辉煌未来!
(理学院供稿) (责任编辑 李春阳)